数据治理, 精选文章

数据治理方案

目标

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与价值挖掘

原则

合规性、一致性、可追溯性、持续改进

一、整体治理体系

  • 组织机构
    • 数据治理委员会及成员构成
    • 岗位职责
    • 管理制度
      • 日常调度频次、参会角色、会议记录
      • 数据审计周期(季度审计、重大变更专项审计)、审计指标
      • 工作流程
    • 重大决策审批
      • 治理优先级
      • 资源分配
      • 跨部门协调
  • 元数据管理
    • 元数据数据收集、录入标准
    • 元数据分类:
      • 技术元数据
        • 基础技术元数据
        • 数据血缘
      • 业务元数据,给出示例
        • 业务过程
        • 关键活动
        • 业务术语
      • 管理元数据
        • 明确责任主体
    • 元数据审查与发版
      • 版本控制
      • 记录变更原因
    • 元模型设计
      • 功能需求原型设计
      • 程序设计与开发
  • 治理规则管理
    • 治理规则收集、录入标准
    • 治理规则分类
      • 数据质量维度: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
      • 业务域:企业、联系人、项目
    • 元数据转换治理规则,给出示例
      • 明确规则优先级
    • 规则动态更新
      • 规则评审周期
      • 更新触发条件
        • 监管政策变化
        • 业务逻辑调整
    • 规则审查与发版
      • 业务负责人确认
      • 技术团队落地
      • 元数据同步
    • 规则模型设计
      • 功能需求原型设计
      • 程序设计与开发
  • 数据质量管理
    • 明确质量目标
    • 治理规则执行报表
    • 数据质量指标报表
    • 数据流转大屏看板
    • 质量问题闭环流程

二、点对点治理:

  • 理清现状,用数据说话
  • 分析问题根因
  • 解决思路
  • 影响范围确认
  • 明确治理优先级
    • 影响范围
    • 紧急程度
  • 防范措施
  • 责任分工
  • 实施计划
  • 效果验证
    • 随机抽查
    • 业务测试
    • 回访验证
  • 案例,编写模板

三、基础保障:

  • 数据采集一致性
    • 伪实时
      • 数据量级一致性
      • 数据内容一致性
    • 更新频率缩短
    • 采集历史可追溯
    • 采集异常预警
      • 采集延迟超过阈值(长时间未采集)
      • 量级偏差(对比历史走势)
  • 入库数据完整性
    • 采集字段不缺失
    • 入库数据不丢失
    • 数据关联完整性,防止出现无头数据:单表完整但关联断裂
  • 数据清洗合规性
    • 符合技术规则
    • 符合业务规则
    • 清洗规则迭代机制
      • 业务变更后清洗规则的同步流程
    • 合规性校验
  • 异常数据处理及时性
    • 异常分级处理失效
    • 工单落实形成闭环
    • 数据反哺优化元数据与治理规则
  • 数据流转监控
    • 异常数据分流
    • 流转延迟与数据损耗率

四、全局保障

  • 明确阶段目标,锚定方向,便于衡量效果。示例:
    • 第一阶段(0-6个月)
      • 核心业务元数据梳理(覆盖率≥90%)
      • 核心表数据质量达标率≥95%
    • 第二阶段(7-12个月)
      • 全业务线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问题闭环率≥98%
  • 明确资源配置
    • 人员技能要求
      • 数据治理专员需账务DCMM标准、SQL分析
      • 业务负责人需熟悉业务规则
    • 软硬件资源保障
  • 明确治理体系变更流程,避免治理体系混乱
    • 组织机构调整、规则更新等提交申请
    • 治理委员会审批

变更影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