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美好生活

业务元数据实施方案

一、明确业务域、业务过程、关键活动

业务视角的三层结构:业务域 → 业务过程 → 关键活动

1. 业务域(Business Domain)

定义:企业业务的高层分类,代表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业务领域。

特点:

  • 宏观视角:通常对应企业的主要业务板块或部门(如销售域、供应链域、财务域)。
  • 稳定性高:业务域不会频繁变化,通常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划分。
  • 包含多个业务过程:一个业务域下会有多个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支撑其运作。

示例:

  • 销售域:涵盖从商机管理到订单交付的全过程。
  • 供应链域:包括采购、仓储、物流等业务过程。

2.业务过程(Business Process)

定义:为完成特定业务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活动,通常是跨职能的端到端流程。

特点:

  • 中观视角:比业务域更具体,描述"如何做"(How)。
  • 可跨业务域:某些业务过程可能涉及多个业务域(如"订单履约"可能涉及销售域、供应链域)。
  • 有明确的输入、输出和触发条件。

示例:

销售域下的业务过程:

  • 商机管理过程
  • 合同签订过程
  • 订单处理过程

供应链域下的业务过程:

  • 采购申请过程
  • 库存管理过程
  • 物流配送过程

3. 关键活动(Key Activity)

定义:业务过程中的具体执行步骤或任务,是流程的最小可管理单元。

特点:

  • 微观视角:描述"具体做什么"(What to do)。
  • 通常是系统或人工执行的操作。
  • 可能涉及数据生成、流转或使用。

示例:

订单处理过程的关键活动:

  • 接收客户订单(输入)
  • 检查库存可用性(系统交互)
  • 计算价格与折扣(业务规则)
  • 生成订单确认(输出)

三者的层级关系

  • 业务域是最高层,代表企业的主要业务板块。
  • 业务过程属于某个业务域(或跨域),描述端到端的流程。
  • 关键活动是业务过程的组成部分,描述具体的执行步骤。

4.如何区分业务域、业务过程、关键活动?

维度业务域业务过程关键活动
视角宏观(战略层面)中观(流程层面)微观(执行层面)
变化频率低(长期稳定)中(可能优化调整)高(可能频繁调整)
关注点"做什么业务""如何完成目标""具体执行什么步骤"
示例销售域、财务域订单处理过程订单审核、库存检查

业务域:高层业务分类(如销售、供应链)。

业务过程:业务域下的端到端流程(如订单处理)。

关键活动:业务过程的具体步骤(如库存检查)。

二、与部门、工作内容的关系

1.业务域 ≈ 公司部门/业务板块(但不完全等同)

正确部分:业务域通常和公司部门有较强对应关系(如销售域对应销售部,财务域对应财务部)

需要修正的部分:

  • 业务域是逻辑上的业务分类,部门是组织架构实体,二者可能不一致
  • 例:一个"客户服务域"可能涉及客服部、技术支持部等多个部门
  • 例:一个IT部可能支撑多个业务域(销售域、供应链域等)

2. 业务过程 = 部门的核心工作流

正确部分:确实是一个部门/业务域内的主要工作流程

更准确表述:

  • 是跨岗位/跨角色的端到端流程(不是单个岗位的工作)
  • 例:销售部的"订单处理过程"涉及销售员、财务、物流等多个角色

3. 关键活动 = 工作步骤(区分主次)

可以认为:

  • 主要工作 = 关键路径上的核心活动(如订单审核)
  • 一般工作 = 支持性活动(如邮件通知)

更精准的对应模型:

4、需要特别注意的:

(1)业务域≠部门:

  • 业务域是业务功能的划分(做什么)
  • 部门是执行团队的划分(谁来做)
  • 可能存在"一个业务域跨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支持多个业务域"

(2)业务过程的核心特征:

  • 必须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
  • 通常是跨角色的(一个岗位的工作不叫业务过程)

(3)数据产生点:

  • 关键活动通常是重要数据资产的产生点
  • 一般活动可能只产生过程数据(如操作日志)

这种对应方式既符合实际业务运作,又能清晰对接数据治理体系。

示例:

有销售部1 销售部2 虽然多个部门但都是销售业务域,核心业务过程是公司产品销售,输入产品说明,经过与客户电话洽谈,输出洽谈记录或者签约合同。

概念对应验证:

(1)业务域 vs 部门

  • 销售部1和销售部2虽然组织上分开,但都属于销售业务域
  • 说明:业务域是逻辑功能划分,可跨物理部门

(2)业务过程特征

  • "公司产品销售"是典型的端到端业务过程
  • 明确输入(产品说明)→ 处理(洽谈)→ 输出(合同)
  • 该过程可能涉及:销售部(洽谈)、法务部(合同审核)等多部门协作

(3)关键活动与数据

  • "电话洽谈"是关键活动
  • 产生的洽谈记录和签约合同是重要业务数据
  • 这些数据会归入"客户主题域"或"合同主题域"

延伸思考

如果销售部3负责售后服务:

  • 仍属销售业务域,但属于"客户维护过程"而非"产品销售过程"
  • 说明:同一业务域可包含多个业务过程

三、输出业务过程清单、关键活动矩阵

1. 业务过程清单(核心交付物)

目标:清晰描述企业核心业务过程,为数据治理提供流程基础。

格式示例:

作用:

  • 明确企业有哪些核心业务过程,避免遗漏。
  • 为后续数据识别(哪些数据在哪个过程产生)提供依据。

2.关键活动矩阵(细化业务过程)

目标:分解业务过程的具体步骤,识别数据产生点。

格式示例:

作用:

  • 识别每个业务过程的关键步骤,明确数据在哪个环节产生。
  • 帮助后续定义数据责任人(Data Owner/Steward)。

3.业务术语表(标准化术语)

目标:统一业务语言,避免各部门对同一概念理解不同。

示例:

作用:

  • 确保不同部门对同一业务概念的理解一致。
  • 为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奠定基础。

4.业务过程-数据映射表(关联流程与数据)

目标:明确哪些业务过程产生哪些数据,支撑数据资产梳理。

示例:

作用:

  • 识别企业核心数据资产及其来源。
  • 为数据质量管理(如合同数据的完整性检查)提供依据。

最终交付物清单(DCMM推荐)

  • 业务过程清单(核心流程概览)
  • 关键活动矩阵(流程细化,识别数据产生点)
  • 业务术语表(统一业务语言)

业务过程-数据映射表(关联流程与数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