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业务过程-关键活动-业务术语关系

步骤1:分解业务过程 → 识别关键活动 → 关联业务术语

  1. 先纵向梳理(流程维度)
    • 将整体业务流程拆解为多个业务过程(如“企业信息管理”“客户洽谈”等)。
    • 针对每个业务过程,列出其关键活动(即“必须完成的具体动作”)。
  2. 再横向关联(数据维度)
    • 从关键活动中提取业务术语(即活动中涉及的专用名词或数据对象)。
    • 最后映射到数据对象(如数据库表、文档模板)和DCMM能力域

示例:客户洽谈与需求分析

业务过程关键活动业务术语数据对象
客户洽谈与需求分析1. 标记关键联系人- 关键联系人
- 标签管理
客户标签表
2. 记录客户需求- 业务讲解(专利/软著/财税)需求记录表
3. 生成报价单-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步骤2:验证逻辑闭环(检查是否遗漏)

  • 正向验证
    • 业务过程 → 关键活动 → 术语 → 数据对象 → DCMM能力域,是否全部覆盖?
    • 例如:
      • 业务过程“合同管理”中,关键活动“合同变更审批”是否关联了术语“合同变更”?
      • 是否明确了对应的数据对象(变更记录表)和DCMM能力域(数据安全)?
  • 反向验证
    • 业务术语是否都能追溯到某个关键活动?
      • 例如:术语“企业公海”应关联到关键活动“公海客户分配”。

步骤3:输出交付物(可选)

  1. 业务过程清单:明确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参与角色。
  2. 关键活动流程图:用泳道图/BPMN展示活动间的顺序和逻辑。
  3. 业务术语表:定义每个术语的含义、归属过程和数据类型。

业务过程清单

业务过程输入输出参与角色
1. 企业信息存储外部数据源(工商信息等)企业公海(待分配/已领取/待领取企业)数据管理员
2. 企业分配待分配企业列表、销售人员区域权限已领取企业列表、待领取企业列表销售主管、销售人员
3. 客户洽谈企业联系人信息、业务产品资料洽谈记录、标签(关键联系人/需求分类)销售人员
4. 报价与签约客户需求、产品价格表报价单、合同销售人员、法务(合同审核)
5. 项目启动签约合同、客户需求文档项目计划书、调研报告项目经理、业务分析师
6. 项目评审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评审意见、立项决议评审委员会、技术团队
7. 项目实施立项文档、合同条款交付成果、项目进度报告实施团队、QA(质量保障)
8. 客户回访交付成果、客户反馈表回访记录、满意度报告客服团队
9. 合同变更变更申请、原合同变更后的合同、审批记录客户、销售、法务、项目经理

关键活动流程图(泳道图)

关键活动流程图(表格形式)

角色活动输入输出下一步角色/活动
数据管理员1. 维护企业公海外部数据源(工商信息等)待分配企业列表销售主管分配企业
销售主管2. 按区域分配企业待分配企业列表、区域划分规则待领取企业列表(按区域分类)销售人员领取企业
销售人员3. 领取企业待领取企业列表已领取企业记录客户洽谈
销售人员4. 客户洽谈企业联系人信息、产品资料洽谈记录、关键联系人标签报价或终止
销售人员5. 报价与签约客户需求、价格表报价单、合同草案法务审核→客户确认
法务6. 合同审核合同草案审批通过的合同客户签约
客户7. 签署合同审批通过的合同生效合同项目经理启动项目
项目经理8. 项目启动生效合同、客户需求项目计划书、调研报告项目评审
评审委员会9. 项目评审调研报告、可行性分析立项决议/修改意见实施或重新调研
实施团队10. 项目实施立项文档、合同条款交付成果、进度报告客户回访
客服团队11. 客户回访交付成果满意度报告、改进建议闭环或触发合同变更
销售/法务12. 合同变更(可选)变更申请、原合同变更后的合同、审批记录项目经理调整实施

表格设计说明

  1. 泳道映射
    • 每行代表一个角色的活动,横向流动体现流程顺序(如从“数据管理员”到“客服团队”)。
    • 角色列明确责任边界,符合泳道图的核心逻辑。
  2. 关键节点
    • 分支逻辑:例如“客户洽谈”的输出可能是“报价”或“终止”,通过“下一步活动”字段体现。
    • 闭环反馈:回访后可能触发“合同变更”,形成流程闭环。
  3. 与DCMM关联
    • 数据流清晰:输入输出列体现数据资产(如合同、标签)的生成与流转,符合DCMM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 角色权限:明确角色与数据的交互关系(如法务仅参与合同审核)。

业务术语表

术语定义归属过程数据类型
企业公海存储所有企业信息的共享池,按状态分类企业信息存储结构化数据(表)
待领取企业已分配区域但未被具体销售领取的企业企业分配状态标识(枚举)
关键联系人客户方决策人或主要对接人,需重点跟进客户洽谈标签(布尔/分类)
报价单根据客户需求生成的正式价格方案报价与签约文档(PDF/Excel)
项目计划书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里程碑的文档项目启动结构化文档
合同变更对原合同条款、金额或服务内容的修改合同变更变更记录(日志)
回访记录客户对交付成果的反馈及满意度评价客户回访文本/评分

为什么这样做?

  1. 对齐DCMM要求
    • 业务术语对应数据标准能力域,关键活动对应数据质量/安全等能力域。
  2. 指导系统设计
    • 关键活动需系统功能支持(如“合同审批”需工作流引擎)。
  3. 规避风险
    • 遗漏关键活动可能导致流程断裂(如缺少“客户资质审核”会引发合规风险)。

除了关键活动之外,非关键活动中也可能涉及重要的业务术语。以下是完整的梳理方法和解决方案:

1. 关键活动 vs. 非关键活动的业务术语关系

类型特点业务术语处理方式示例
关键活动- 直接影响业务目标
- 高频/必经流程
- 需重点管理数据质量
必须纳入术语表,并明确归属业务过程"报价单生成"中的报价单折扣规则
非关键活动- 辅助性操作
- 低频或可选流程
- 可能涉及边缘数据
选择性纳入术语表,需评估重要性"客户生日提醒"中的纪念日标签(若不影响核心业务可不纳入)
异常流程- 错误处理/例外情况
- 可能产生衍生数据
单独标注,建议记录但可降低优先级"合同作废"中的作废原因代码

2. 完整梳理方法(关键活动+非关键活动)

步骤1:分层拆解业务过程

步骤2:术语捕获规则

  1. 必捕获场景
    • 术语被多个活动引用(如"客户等级"在签约/回访中均使用)
    • 术语影响系统字段设计(如"合同变更类型"需作为枚举值存储)
    • 术语涉及合规要求(如"敏感信息标记"
  2. 可选捕获场景
    • 仅特定角色使用的内部俚语(如销售部门称潜在客户为"种子")
    • 临时性数据项(如"活动临时编号"

3. 实际案例演示(客户签约过程)

活动类型具体活动涉及业务术语处理建议
关键活动合同条款协商服务范围、付款周期、违约金条款纳入核心术语表,明确定义
非关键活动客户礼品赠送记录礼品类型、赠送事由记录到扩展术语附录
异常流程合同反悔处理反悔原因代码、诚意金扣除比例单独建立"异常术语"分类

4. 术语管理推荐方案

分层术语表结构

# 业务术语词典
## 核心术语(DCMM重点管理)
1. 报价单  
   - 定义:包含服务明细和价格的正式文档  
   - 归属过程:客户洽谈→报价生成  
   - 数据字段:报价ID、有效期、版本号

## 扩展术语(可选管理)
2. 纪念日标签  
   - 定义:用于客户关怀的日期标记  
   - 归属过程:客户维护→生日提醒  
   - 备注:仅CRM系统使用

## 异常术语
3. 合同作废原因代码  
   - 定义:标识合同终止原因的编码  
   - 值域:01-客户取消,02-资质不符...

5. 特别注意事项

  1. 避免术语泛滥
    • 非关键活动的术语不超过总术语量的20%(帕累托原则)
  2. 动态维护机制
    • 每季度评审一次,将高频使用的辅助术语升级为核心术语(如"客户健康度"可能从扩展术语升级)
  3. DCMM适配建议
    • 核心术语对应数据标准能力域
    • 异常术语对应数据质量中的"问题数据管理"

执行建议

  1. 先用矩阵表梳理关键活动+核心术语,确保主干流程完整
  2. 再通过用户访谈补充非关键活动术语(重点问:"您平时还会用到哪些特殊说法?")
  3. 最后用术语类型标签(核心/扩展/异常)进行分层管理

分层术语业务过程模板,包含 核心业务过程、关键活动、分层术语定义 及 DCMM映射,支持直接填充使用:

分层术语业务过程模板

1. 业务过程概览

业务过程ID业务过程名称所属业务域优先级DCMM主要能力域
BP-001企业信息管理客户获取数据治理, 数据质量
BP-002客户洽谈与需求分析销售管理数据应用, 数据安全
...............

2. 分层术语结构(以BP-002为例)

### **业务过程:客户洽谈与需求分析 (BP-002)**
#### **关键活动与术语映射**
| **关键活动**       | **核心术语**                          | **扩展术语**                  | **异常术语**                |
|--------------------|---------------------------------------|-------------------------------|-----------------------------|
| 标记关键联系人     | - 关键联系人<br>- 决策人标签          | - 部门影响力评分              | - 无效联系人标记            |
| 生成报价单         | - 报价单<br>- 服务套餐                | - 临时折扣码                  | - 报价作废原因              |
| 记录客户需求       | - 需求分类(专利/软著/财税)          | - 客户偏好记录                | - 需求冲突说明              |

#### **术语分层定义**
##### **核心术语**(必须管理)
1. **关键联系人**  
   - 定义:对业务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客户方人员  
   - 数据字段: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决策权重  
   - DCMM映射:数据标准 > 业务术语  

2. **报价单**  
   - 定义:列明服务内容与价格的正式文档  
   - 数据字段:报价ID、有效期、版本号、关联合同  
   - DCMM映射:数据质量 > 数据规范性  

##### **扩展术语**(可选管理)
1. **部门影响力评分**  
   - 定义:量化联系人在其组织内的影响力(1-5分)  
   - 使用场景:销售优先级排序  
   - 维护要求:每季度更新  

##### **异常术语**(需记录)
1. **报价作废原因**  
   - 定义:标识报价无效的原因分类  
   - 值域:01-客户取消, 02-超期未确认, 03-条款冲突  
   - 处理流程:需关联审批记录  

3. 全流程关联视图

4. 模板使用说明

  1. 核心术语
    • 必须纳入企业数据字典,严格定义字段和规则
    • 示例:报价单需关联财务系统的价格校验规则
  2. 扩展术语
    • 记录在独立附录中,标注适用场景
    • 示例:部门影响力评分仅销售团队使用
  3. 异常术语
    • 与问题管理流程联动,保留处理痕迹
    • 示例:报价作废原因需匹配CRM系统的状态变更记录

5. DCMM能力域适配

术语类型对应DCMM能力项管理要求
核心术语数据标准 > 业务术语定期评审,强制合规
扩展术语数据应用 > 数据分析按需维护,动态升降级
异常术语数据质量 > 问题数据管理闭环跟踪,根因分析

交付物建议

  1. 主文档:业务过程矩阵(含分层术语)
  2. 附录
    • 核心术语数据字典(Excel/专业工具)
    • 扩展术语使用指南(Markdown文档)
  3. 可视化
    • 术语血缘图(展示术语与活动/系统的关系)

如果需要,我可提供:

  1. 该模板的Excel/Word可编辑版本
  2. 某具体业务过程(如合同管理)的完整填充示例
  3. 与DCMM等级评估的映射关系表

归类划分

在数据管理领域(特别是DCMM框架下),"合同变更"的归类需要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和定义粒度来确定。以下是专业视角的清晰划分

1. 分层归类逻辑

层级分类依据"合同变更"可能归属示例说明
业务过程
(Business Process)
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当描述完整生命周期时"合同管理"过程下的子过程:
合同创建 → 合同审批 → 合同变更 → 合同终止
关键活动
(Key Activity)
过程内的核心操作节点✔️ 当作为独立操作单元时"合同变更"作为关键活动包含:
1. 变更申请
2. 变更审批
3. 变更执行
业务术语
(Business Term)
业务概念的定义✔️ 当作为数据定义时原子化术语:
- 合同变更申请人
- 合同变更类型
- 合同变更生效日期

2. DCMM中的推荐处理方式

(1)作为业务过程的条件

  • 当需要描述包含多个步骤的完整流程时:

注册示例

INSERT INTO 业务过程表 VALUES (
  'proc_ct_change', 
  '合同变更流程', 
  '合同执行期间条款修改的完整审批流程'
);

(2)作为关键活动的条件

  • 当作为更大流程的一个环节时:

元数据关联

UPDATE 业务过程表 
SET sub_activities = JSON_ARRAY('创建','执行','变更','终止')
WHERE process_id = 'proc_contract';

(3)作为业务术语的条件

  • 当需要定义数据含义时:
INSERT INTO 业务术语表 VALUES (
  'term_ct_change',
  'proc_contract',
  '合同变更',
  '合同条款的正式修改行为,需记录变更前后状态',
  '必须包含变更审批单号',
  '变更记录完整性≥99.9%',
  NULL
);

3. 实际应用中的混合模式

场景:采购合同管理系统

元素类型注册内容关联关系
业务过程采购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父过程
子过程采购合同变更流程包含3个关键活动
关键活动变更影响分析活动级元数据
业务术语合同变更紧急程度关联到字段urgency_level

4. 决策树:如何正确归类

关键结论

  1. 三者可共存:"合同变更"可以同时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元模型中:
    • 作为过程(流程视角)
    • 作为活动(操作视角)
    • 作为术语(数据视角)
  2. DCMM最佳实践建议:
    • 业务元模型中注册为过程/活动
    • 业务术语表中定义数据语义
    • 通过process_id字段建立术语与过程的关联

合同变更既出现在业务过程清单中,又出现在业务术语表中,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定义,但确实存在关联。这种现象是合理的,原因如下:

1. 两者的定位不同

  • 业务过程清单中的合同变更:
    描述的是一个动态的活动(What to do),即“如何执行合同变更”(输入、输出、角色)。
    例如:输入是变更申请,输出是修改后的合同,参与角色包括销售、法务等。
  • 业务术语表中的合同变更:
    定义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What it is),即“合同变更是什么”(数据类型、业务含义)。
    例如:它是“对原合同条款的修改”,数据类型是“变更记录(日志)”。

2. 实际业务中的必要性

  • 过程需要术语支撑
    任何业务流程(如合同变更)都需要明确的术语定义,否则不同角色可能对“合同变更”的理解不一致(例如:是否包含口头变更?是否需要审批?)。
    术语表的作用是统一语言,避免歧义。
  • 术语需要过程落地
    光有定义不够,必须通过具体流程(如提交申请→审批→存档)实现术语的实操。
    过程清单的作用是明确执行规则

3. 类比说明

就像“采购订单”既是一个业务术语(定义:记录采购需求的单据),也是一个业务流程(从创建到审批的步骤),二者互为补充:

维度合同变更采购订单
术语表定义:合同条款修改的正式记录定义:采购需求的书面凭证
过程清单流程:申请→审批→执行→存档流程:填写→提交→财务审核→供应商确认

4. 如何避免混淆?

如果觉得重复,可以调整呈现方式,例如:

  • 在术语表中增加“关联过程”字段
| 合同变更 | 对原合同的修改 | 合同变更流程 | 变更记录 |

在过程清单中引用术语

| 合同变更 | 变更申请 | 修改后的合同 | 参见术语表“合同变更” |

总结

这种现象是业务分析与数据建模中的常见设计,目的是:

  1. 术语表确保所有人对“合同变更”的理解一致;
  2. 过程清单确保所有人知道“如何操作合同变更”。
    二者结合,才能实现业务标准化(DCMM的核心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