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
DCMM数据质量:技术指标、业务指标
在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的数据质量章节中,技术指标和业务指标是衡量数据质量的两类核心维度,分别从技术实现和业务价值的角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以下是具体的分类和说明:
一、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关注数据本身的客观属性和技术层面的合规性,通常由数据管...
对元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建模
在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框架中,“在某个业务领域对元数据分类并设计每一类元数据的元模型” 这一要求,本质上是指导组织针对具体业务场景(如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等),对元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建模。以下是分步骤的详细解释:
1. 核心概念再明...
DCMM数据分布过程描述及关系梳理示例
1. 数据分布过程描述
1.1 数据分布梳理流程
组织级数据模型分析:基于已定义的组织级数据模型,识别关键数据实体和属性
业务流程映射:将业务流程活动与数据实体进行关联
分布关系定义:明确数据与流程、组织机构、系统间的分布关系
可视化呈现...
企业工商数据+联系人管理+专利签单流程的主题域与业务域划分
1. 业务流程梳理
2. 主题域模型划分(数据本质视角)
核心数据对象识别:
企业主体:工商注册号、名称、注册资本、行业分类
企业联系网络:联系人姓名、职位、电话、邮箱
知识产权服务:专利类型、申请状态、服务合同编号
...
主题域模型与概念模型区别
在数据建模中,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与主题域模型(Subject Area Model)的关系容易混淆。以下是清晰易懂的解释:
1. 关键区别:抽象层级不同
模型类型抽象层级核心目标图形化表现内容主题域模型最高层级(宏观)划分数据大类(...
主题域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理解
理解数据建模从主题域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演进过程,可以类比为城市规划的四个阶段。通过这个比喻,结合具体示例,可以轻松掌握各层模型的核心要点。
1. 主题域模型:划分城市功能区
比喻:就像城市规划先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大板块,主...
主题域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demo
在DCMM框架下,针对企业工商信息、联系人、合作企业及知识产权(专利/软著)等数据,需分层构建数据模型。以下是按照主题域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逐层设计方法
一、主题域模型(Subject Area Model)
1. 划分原则
业务视角...
DCMM 制度体系与权责框架
一、基础制度体系(7大核心制度)
制度名称核心条款责任主体《数据管理办法》1. 数据资产定义与范围(结构化/非结构化)2. 数据管理原则(“一数一源、一源多用”)3. 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规范数据治理委员会(决策层)《数据标准管理制度》1. 业务术语标准(如“客...